「都市與計劃」特刊徵稿

本期刊榮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為TSSCI期刊,並在2023年再獲得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期刊評比結果中,列為第一級期刊。本刊文章全文可在華藝線上圖書館、凌網科技、思博網及遠流智慧藏下載,研究成果能見度高。

特刊主題:都市更新的主體化:制度框架與新議程的能動性與反思

特約主編:周素卿  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徐燕興  副署長/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兼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一、緣起與目的

回溯我國都市更新研究與實務之發展,自1960年代起,我國都市更新的論述與制度深受美國經驗與官僚體系出國報告的影響,且早期的研究(如Greer, 1963;周一夔,1967;黃正義,1974)多聚焦於物理環境的再發展(redevelopment)、修復(rehabilitation)與保存(conservation)與獎勵民間參與。此一制度化的學習路徑、官僚能力的養成、實務界與學術社群之規範慣習等,深刻地形塑了台灣都市更新的政策框架與學術想像。

時至今日,都市更新除面對都市變遷的驅動力外,也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社會結構轉型、數位科技革命等多重挑戰,從早期延續下來的單一物理性規劃已顯侷限與僵固,不足以因應。當代都市更新的理論與實務,除需回應更複雜的都市議程與課題外,更應從制度學習、專業學術體制等面向,力求反思與行動。包含制度研究、容積獎勵的公平性、弱勢社群的居住正義、城市整體的永續發展、以及數位治理的創新應用等,都是新興且重要的課題。

為此,本特刊旨在跳脫傳統框架,反思歷史、回應挑戰、邁向整合,聚焦於台灣都市更新在前沿議題上的理論思辨與實證研究。我們尋求跨越都市規劃、社會學、人類學、數位與地理資訊、永續發展、法律與治理等多學科領域的稿件,共同探索台灣都市更新在邁向永續性(Sustainability)、社會韌性(Social Resilience)與數位治理(Digital Governance)過程中的新路徑與新典範。

二、特刊主題內容

 本特刊歡迎具原創性之學術論文,研究議題包括(但不限於):

(一)都市更新教育、制度學習與都市更新體制的理論反思

(二)韌性城市與氣候調適導向的都市更新

(三)社會正義與居住權導向的都市更新

(四)數位治理下的都市更新智慧創新

(五)淨零、永續與碳中和導向的都市更新評估模式

(六)非典型地區、社會正義的都市更新模式

(七)治理模式與法制革新

三、來稿須知

(一)徵稿截止日期:2026年 04 月30日。隨到隨審,歡迎及早投稿。

(二)本刊不收取投稿費用,相關詳細事項請見本刊撰稿須知(https://www.ipress.tw/J0226?pWebID=1405&mSeq=4)及撰稿須知(https://www.ipress.tw/J0226?pWebID=1398&mSeq=4) 。

(三)來稿請註明投稿:都市更新的主體化:制度、新議程的能動與反思特刊

(四)為統一收稿,來稿請至https://www.ipress.tw/J0226進行投稿作業,文章類型請選著為都市更新的主體化:制度、新議程的能動與反思特刊。

備註:

  • 周一夔,1967 ,《美國都市計劃教育及都市發展考察報告》,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 黃正義,1974,《臺灣都市更新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市政叢書之五。
  • Greer, Scott. (1963) Urban Renewal and America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