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與計劃」特刊徵稿

本期刊榮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為 TSSCI 期刊,並在 2023 年再獲得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期刊評比結果中,列為第一級期刊。本刊文章全文可在華藝線上圖書館、凌網科技、思博網及遠流智慧藏下載,研究成果能見度高。

特刊主題:系統思考與未來都市 (Systems thinking and future city)
特約主編:葉佳宗副教授/「都市與計劃」期刊副主編/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李俊霖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一、 特刊緣起與目的
「系統思考 (systems think) 」並非新理論,但是此理論的持續發展,已經持續影響自然、工程、醫學、管理、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等等重要領域的科學研究發展,進而影響人類社會的規劃、治理,其影響力未曾中斷,且此理論持續在發展、擴充中。都市的發展與運作具有高度的複雜性,都市中各種組成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與動態性,而且都市規劃與管理正面臨社會經濟轉型、民主政治動蕩、全球化困局、氣候與環境變遷等等重大變化挑戰,都市規劃與治理的決策非常需要系統性思考,以助於對未來都市的複雜系統更清楚理解與掌握。因此,包括系統思考、系統動態、系統分析與系統模型對於都市研究與規劃、治理實務都具有高度的價值。
都市系統的管理者不能只看見都市的某部分,而必須看見都市系統的整體。系統的觀點與分析工具能夠幫助管理者,使其更有能力處理非線性系統交互作用構成的複雜系統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處理都市系統中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之間的交互作用。都市系統模型的建構,有助於研究者釐清社會與生態系統輸入與輸出的複雜資料,及各組成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與動態變化,將各種分散與模糊的資料整合在一起,以助於觀察整體系統的行為。因此,系統模型建構的過程與系統模擬分析可以幫助決策者更清楚系統邊界、假設、流動、回饋,且觀察系統動態行為,進而做出更有效率、更高品質的規劃與治理決策。
美國麻省理工 Forrester 教授於 1950 年代根據系統理論,整合控制論(Cybernetics)、決策理論 (Decision Theory) 及其他理論,發展出系統動力學 (system dynamics)。系統動力學專門研究系統的因果關係與回饋作用,應用於工程、管理、人類、社會等領域。例如,關於都市發展動態的研究形成「都市動態學模式」(Forrester, 1969)。在另一方面,生態學家 H. T. Odum 開創了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研究,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為研究的核心,開創能量語言為研究提供全新的方向,促進了生態系統科學的發展,為科學界提供了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

思考自然界的運行機制。此生態系統的理論豐富了生態學內涵,更有助於理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系統動力學的發展帶動各種系統模擬 (system simulation) 方法與工具的發展,可大致分為系統動態模型 (system dynamics model) 與系統生態模型 (system ecology model) 兩大類型,都是以系統理論為基礎,以數學方程式建構系統內部組成之關係,掌握系統的動態關係與系統的行為表現,進行數值模擬,作為理解系統問題及預測規劃方案與治理決策對於系統影響之工具。這些工具持續被相關研究者運用,並且產生各種具有高度價值與貢獻的研究。
近年來,整合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研究是學術界重要的追求與理想,尤其是在全球環境變遷的脈絡下,為了解決各類永續性議題,整合性系統的研究成為學術界的發展重點。例如, 耦合的人類與自然系統 (Coupled human and nature system, CHANS) 及社會生態系統(Social ecological system, SES) 的架構,相關整合分析的架構逐漸成為社會生態系統韌性(resilience) 研究的基礎,作為面對環境破壞、氣候變遷,以及各類永續議題的主要思考觀念。未來,這些整合性系統理論將會持續被發展與應用。


二、 特刊主題內容
為持續深化系統思考,應對未來都市日的複雜性與變動性,提升既有「系統思考」、「系統分析」及「系統模擬」研究方法在都市與國土空間規劃、治理之應用,且拓展人類與自然系統整合的理論與分析架構,因此本次規劃特刊的徵稿重點如下:
(一) 「系統思考」於都市研究之理論架構。
(二) 空間規劃及治理的「系統分析」與「系統動態」研究。
(三) 「系統動態模型」在國土、都市、交通、土地使用、水資源、生態及其他相關領域之運用。
(四) 「系統生態模型」在國土、都市、交通、土地使用、水資源、生態及其他相關領域之運用。
(五) 整合(耦合)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之理論、模型、實證分析與應用。
(六) 系統研究理論與方法回顧、比較,以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


三、 來稿須知
(一) 徵稿截止日期: 2025 年 9 月 30 日 。隨到隨審,歡迎及早投稿。
(二) 本刊不收取投稿費用,相關詳細事項請見本刊稿約
( https://www.ipress.tw/J0226?pWebID=1405&mSeq=3 )及撰稿須知( https://www.ipress.tw/J0226?pWebID=1398&mSeq=4 ) 。

(三) 來稿請註明投稿:系統思考與未來都市 特刊。
(四) 為統一收稿,來稿請至 https://www.ipress.tw/J0226 進行投稿作業,文章類型請選擇為 系統思考與未來都市。